綜合媒體報導,新冠變異病毒株XBB.1.16的別稱為Arcturus,是Omicron的亞變異株BA.2.10.1與BA.2.75重新組合下的產物,與XBB.1.5高度相似。
東京大學的研究顯示,XBB.1.16的傳播率是XBB.1與XBB.1.5的1.17倍至1.27倍。被認為是目前傳染力最高的新冠變異株。
世衛組織( WHO)披露,1月23日,XBB.1.16首次在印度被發現,隨後英國、美國、澳洲、日本、新加坡、意大利、丹麥、奧地利、德國等29個國家出現相關病例,但絕大部分的病例都出現在印度與尼泊爾,印度當地12日通報病例還在7千多例,但13日就通報10158例、14日通報11109例,顯示感染人數不斷的上升。
印度政府目前已經針對疫情推出新政策,包含恢復疫苗的生產,以及疫情重災區喀拉拉邦重新回歸高齡、孕婦、潛在疾病者強制配戴口罩等措施。
3月22日 WHO將XBB.1.16列為「監控中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這意味着這變種具有可能影響其病毒特徵的「基因變化」,包括可能比其他變種具有「成長優勢」,但其流行病學影響尚不清楚。
WHO表示,XBB.1.16 的棘突蛋白中有一項額外突變,推測會讓病毒傳染力以及潛在致病性增加,但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XBB.1.16擁有較高的重症率或死亡率。
《華盛頓郵報》14日引述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傳染病專家亨特(Paul Hunter)稱,Arcturus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成為美國和歐洲以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主流病毒株,但認為它不會像最近幾波疫情導致嚴重感染的情況。
印度兒科學會(Indi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免疫接種委員會前主席Vipin Vashishtha稱,Arcturus可在兒童身上引發咳嗽、感冒、高燒及結膜炎(俗稱紅眼症)等症狀。
結膜炎在前幾波疫情中並不常見。
至於現有疫苗對Arcturus是否有效,專家表示,醫學界掌握到的有關病例及數據仍不足,現在還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