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3年2月22日】(本台記者唐訢綜合報導) 俄烏戰爭即將屆滿週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揚言恢復「核試爆」,挑動世界敏感神經,北約秘書長警告說,普京想朝第三次世界大戰前進。西方軍援烏克蘭風向轉變,傳華府傾向援烏長程飛彈和戰機。面對西方軍援大軍,俄召見美大使,要求美國從烏國撤出軍援。德國情報指普京無意和談,俄國再次動員的潛力多達100萬人。
俄烏大決戰在即,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訪問莫斯科會見普京引關注,普京宣布習近平將訪莫斯科,以壯聲勢,但中共發表的消息未提及。分析指出,因懼怕俄羅斯戰敗導致中共被孤立,北京可能私下軍援俄國想改變戰局。有專家指出,中共可能秘密提供俄國軍事高科技產品。
聯合國大會本周稍晚將表決和平決議,再次要求俄羅斯撤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今夏擬出席北約峰會。摩爾多瓦總理指出,已接獲俄軍侵略計劃,做好面對威脅準備。
克宮:除非西方改變立場對談 否則不會重返美俄限武條約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24日將屆滿週年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1日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同時宣布暫停和美國簽訂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並要求就恢復「核試爆」做好準備。
俄國國會下議院國家院(State Duma)22日上午火速表決通過暫停參與該條約的法案,上議院聯邦院(Federation Council)則將在格林威治時間12時之後投票表決。
俄羅斯前總統、目前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的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表示,早就該退出New START,以回應美國和北約組織(NATO),華府與北約的舉動基本上已形同對俄羅斯宣戰。
被問及俄羅斯在什麼條件下才會重返這項條約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2日說:「全看西方的立場,若他們展現討論我方疑慮的意願,情況就會有所轉變。」
普京狂言恢復「核試爆」 想掀第三次世界大戰?
俄烏戰爭即將屆滿周年前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日出乎意料訪問基輔,向國際傳達持續挺烏抗俄的強烈訊號。普京隔天發表國情咨文,再次把戰爭責任歸咎於烏克蘭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拋出震撼彈,宣布暫停美俄之間僅存的軍備管控條約New START,更揚言恢復核試爆,與拜登的隔空交火白熱化。
普京的狂言讓世界嚴陣以待,北約秘書長警告,普京此舉是想朝第三次世界大戰前進,要莫斯科重新考慮。
普京發出的強烈訊息,將帶來什麼危機?是否引爆最新的核軍備競賽?對此,外媒Foreign Policy引述專家的說法認為,這樣的解讀為時過早,但由於該條約將於2026年到期,普京的聲明將使延長美俄條約的外交努力進一步複雜化。
報導也提到,暫停條約會影響美國預測風險,但對俄羅斯來說也一樣,普京的宣布雖然會造成問題,但不能視為俄羅斯立場有明顯改變。
CNN報導則指出,目前還不清楚後續實際影響,但莫斯科已經暫停執行條約,不過觀察俄羅斯缺乏資源,無法與美國展開新的核軍備競賽,但冷戰後美俄關係解凍的最後基石之一如今倒塌,證明了雙方幾乎完全缺乏溝通。
事實上美俄簽署的這份限武條約,主要是為了管控冷戰後龐大的核武庫存,光是核彈頭美國就有1420枚,俄羅斯更高達1549枚,美俄加起來的數量驚人,佔世界9成的擁核比例。
而俄羅斯單方面暫停限武條約,早已現出端倪。俄羅斯先前打破慣例,從中共病毒疫情延燒到俄烏戰爭期間,俄軍拒絕重啟現場檢查。俄駐美大使2月初表示,俄羅斯仍致力於實現New START條約目標,但認為邀請美軍進入俄軍戰略設施檢查,是不合理、不合時宜的。沒過多久,普京21日就宣布暫停條約。
俄羅斯的危險訊號,挑動世界敏感神經,被視為提出「核武級警告」。對此,法國駐台代表公孫孟(Jean-François Casabonne-Masonnave)認為,這個問題並不完全準確,「因為不存在真正的核武威脅」。公孫孟解釋,俄羅斯一直以來的說話方式都是模稜兩可的,他們總是說謊、總是如此含糊不清,這就是俄羅斯的溝通。
風向變了!傳華府傾向援烏長程飛彈和戰機
西方近期持續加大力度軍援烏克蘭,烏國渴求長程飛彈和戰機來對抗俄羅斯侵略,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19日呼籲西方各國全力支援烏克蘭,並宣布英國將率先援烏「長程武器」。
路透社報導,正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訪問的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21日也說,華府的風向正轉往運送長程飛彈和戰機給烏克蘭。
共和黨籍的麥考爾表示,拜登政府和國家安全會議(NSC)對於「多快運送,以及送什麼武器」給烏克蘭仍然意見分歧。
麥考爾在基輔市中心告訴媒體:「但我看到運送大砲和飛機過來的趨勢愈來愈強烈…無論如何,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培訓飛行員,讓他們做好準備。」
自俄羅斯去年2月24日襲擊烏克蘭以來,華府已提供240億美元的安全援助,但迄今尚未同意提供戰機和長程飛彈。
此前,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於18日引述消息報導,北約組織歐洲盟軍最高統帥兼美軍駐歐洲司令部司令卡沃里(Christopher Cavoli)上將,私下游說美國國會議員,向基輔提供F-16戰機、射程超過100公里的長程飛彈及無人機,藉此協助烏軍擊敗俄羅斯。
已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見過面的麥考爾表示,澤連斯基給了他一份武器願望清單,包括射程300公里的MGM-140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和F-16戰機,還說這些武器要直送克里米亞(Crimea),去摧毀最近頻頻空襲的伊朗無人機。
俄要美從烏國撤軍援 德情報指普京無意和談 俄再次動員潛力多達100萬人
西方加速軍援烏克蘭,英國開始帶頭援烏長程武器,美國軍援風向也可能往更大膽方向轉變,給俄羅斯帶來極大的壓力。普京揚言重啟核試爆當天,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21日召見美國駐俄大使崔西(Lynne Tracy)遞交外交照會,要求美國從烏克蘭撤出「士兵和裝備」,這是指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根據聲明:「俄方特別指出,為了緩和局勢,華盛頓應採取措施確保撤出美國-北約組織(NATO)的士兵和裝備,並停止抗俄行動。」
不過,據德國編輯網路社(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報導,德國對外情報單位「聯邦情報局」(BND)局長卡爾(Bruno Kahl)21日評估指出,普京沒有和談的意願,俄國在2022年秋季動員了大約30萬人,有的還在接受訓練,有的已經上戰場。「如果克里姆林宮認為有必要,俄羅斯進一步動員潛力是多達100萬兵力。」
卡爾指出,在許多方面,莫斯科對這場戰爭與基輔、西方所認知的完全不同。他表示,起初俄羅斯認為它能夠透過少量「精確的軍事行動,而不是象徵性和示範性的行動」來建立對烏克蘭的控制。然而,這樣做法是不可能的,反而給了烏克蘭很大的形勢優勢。
據他介紹,烏克蘭軍隊和以前一樣,設法有效地抵禦俄羅斯的壓倒性力量。但從長遠來看,烏克蘭成功禦敵與否,取決於「來自西方的持續支持。」
卡爾總結說,目前的戰事「更像是塹壕戰,一場非常殘酷的消耗戰。」
王毅訪俄引關注 普京宣布習近平將訪莫斯科 中方發布消息未提及
普京當初認為西方將因能源需求問題,無法持續支持烏克蘭,但眼看冬季就要過去了,烏克蘭持續頑強抵抗,西方軍援烏克蘭力度不減反增,事實證明了普京的誤判。
俄烏即將展開大決戰,面對西方持續團結援烏抗俄,普京除了再次祭出核威脅,也急著找最大盟友習近平壯聲勢。路透社報導,普京22日在克里姆林宮接見到訪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時,表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俄羅斯,並強調俄中兩國關係已經來到「新境界」。
普京表示,雙邊貿易表現高於預期,年貿易額可能很快會從去年的1850億美元增至2000億美元。普京告訴王毅:「我們等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訪問俄羅斯,我們對此已經達成共識。」
「一切都在進行、在進展中。我們將進入新境界。」
王毅告訴普京,兩國關係已經抵擋住動盪國際形勢的壓力,危機提供了某些機會;中俄關係沒有針對任何第三方,而同樣地,「也不會屈服於來自第三方的壓力」。這話明顯針對美國。
不過,中央社報導,中共外交部官網22日晚間公布王毅與普京會談的中方說法提到,王毅與普京就烏克蘭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但通篇未提及習近平將訪問俄羅斯。
法新社報導,普京還告訴王毅:「中國和俄羅斯在世界舞台上合作對於穩定國際形勢而言非常重要。」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9日表示,中共正在考慮提供俄羅斯用於烏克蘭戰爭的「致命支援」。普京此刻接見王毅,引發關注。
王毅稍早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會面時表示,他期盼這趟莫斯科行達成新協議。不過雙方都沒有公布有關協議的細節。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不久之前,普京與習近平進行面對面會談時曾經確立兩國間「無極限」的夥伴關係,引發西方國家擔憂俄羅斯可能為入侵烏克蘭做準備。
懼怕俄國戰敗導致中共被孤立 北京暗中入坑想改變戰局?
北京對於提供俄羅斯「致命武器」的說法迅速駁斥,但專家表示,美方說法有其可信度,且若成真將令俄烏戰爭形勢起重大變化。
法新社報導,儘管布林肯尚未提供相關證據,但這符合華府先前模式,也就是先發制人釋出敏感資訊,來破壞莫斯科的作戰計劃。
澳洲智庫羅伊研究院(Lowy Institute)東亞事務高級研究員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表示:「布林肯先生選擇將他的疑慮公開,這麼做暗示美國掌握可靠情報。」
北京並未直接評論是否與莫斯科有任何閉門商議,僅指控華府「散播虛假信息」及「甩鍋推責」。
一些專家認為,即將滿一週年的俄烏戰爭正處於轉折點。隨著冬季正要結束、進入春季,莫斯科與基輔都大聲疾呼更多資源,準備在季節交替時節取得決定性進展。
澳洲退役陸軍少將、戰略家萊恩(Mick Ryan)告訴法新社,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若提供武器給俄羅斯,會「讓形勢有重大改變」。
他指出,「這是一場工業體系戰爭,俄羅斯目前輸給西方。但如果中共加入(俄國行列),則烏克蘭至今受惠於西方產業能力而享有的任何優勢,將立刻消失」。
中國軍事評論家宋忠平堅稱,中國不會提供俄羅斯武器,且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政治、貿易及軍事合作已經加深,並且會繼續下去。
但許多專家相信,有一場更大規模的角力正在上演,俄烏戰爭成為類似冷戰時期的代理人衝突。
澳洲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安全與戰略研究教授穆拉維耶夫(Alexey Muraviev)說:「對於國際安全環境與世界秩序而言,俄烏戰爭是緊要關頭。」
他表示,中共若決定輸出武器給俄羅斯,會是邁出「巨大一步」,恐怕會招致西方制裁,並且將北京與華府間僅剩的橋梁燒毀,同時毀掉與歐洲的關係。
然而,穆拉維耶夫認為,中共擔憂俄羅斯戰敗的程度不亞於上述情況。他說:「俄羅斯若在政治上或軍事上輸給烏克蘭,中共將變得孤立無援。在支持中共的國家當中,俄羅斯是唯一大國。」
反之,若俄羅斯戰勝,「將令美國遭受戰略挫敗」,有助讓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宣稱西方正在走下坡的說法死灰復燃。
穆拉維耶夫表示:「俄羅斯未能在去年贏得勝利,有點讓中共被澆了冷水。他們便開始重新評估自身進行類似對抗的能力。」
「俄烏戰爭顯示,就算你有華麗的閱兵、耀眼的大規模軍演,但你的軍隊能否勝任任務,還是要在戰場上才能實測。」
穆拉維耶夫相信,對於俄烏戰爭,北京可能會努力在風險與報酬之間謹慎求取平衡,例如透過國家控制的企業或朝鮮來供應俄羅斯武器,或是供應給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而非給俄國正規軍。「我想他們的做法將偏向偷偷來。」
專家:中共可能秘密提供俄國軍事高科技產品
BBC中文網21日以「烏克蘭戰爭:中國在向俄羅斯提供什麼幫助?」為題報導說,中共一直在擴大軍事生產能力,現在是世界第4大武器出口國。報導引述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ategic Studies)經濟制裁問題專家夏吉納(Maria Shagina)說,中共沒有公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但可能正在秘密出售可用於軍事目的的高科技產品。
夏吉納說,「有證據表明,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半導體出口國」,通常是透過香港和中東的空殼公司出口,並稱一些中國公司也提供無人機,遊走軍事和民用目的之間的灰色地帶。
總部設在美國的高級國防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Defense Studies)則指出,中國公司可能會向俄羅斯提供用於防空飛彈雷達的電子零件。
報導說,另外,中國除可能提供用於軍事項目的產品,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招致經濟制裁,莫斯科一直試圖減輕制裁引發的影響,中國也成為俄羅斯日益重要的貿易夥伴。
中國與俄羅斯的整體貿易額在2022年達到創紀錄的1900億美元,年增30%。2022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液化石油氣(LPG)是前一年的兩倍。透過西伯利亞的管道增加輸送了50%的天然氣、10%的原油。
此外,未來北京和莫斯科還有進一步發展能源關係的長期計劃,要建造一條新的天然氣管道。
聯合國大會將表決和平決議 澤連斯基今夏擬出席北約峰會
俄侵烏戰爭將滿周年之際,擁有193個會員國的聯合國本週稍晚將召開大會,並就一項攸關和平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內容強調「必須盡快實現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以符合聯合國憲章的規範。
烏克蘭和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希望爭取聯合國大會近3/4與會國投下贊成票,以加深俄羅斯在外交上的孤立。去年已有數項相關決議獲得各國支持。
這項決議草案若獲通過,聯合國大會將再次要求俄羅斯撤軍,並呼籲停止敵對行動。聯合國大會的決議雖然不具約束力,但有政治影響力。
根據路透社所見,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Vassily Nebenzia)20日在一封寫給聯合國會員國的信中說:「如果沒有明確誘因可以進行有意義談判,導致危機的問題也沒有獲得改善,即使敵對行動最終停止,也並非長期的解決方案。」
他提到這項決議草案時說,內容並未提到「對話」或「談判」,還說:「若草案仍像現在這樣偏頗且反俄,我們要求(聯合國)各會員國投下反對票。」
此外,烏克蘭駐立陶宛大使裴卓(Beshta Petro)在「波羅的海通訊社」(BNS)22日刊出的訪問中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計劃親自出席今年7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的北約組織(NATO)高峰會;烏克蘭希望出席該峰會的北約各國領導人能「非常明確地」同意,俄烏「戰爭一結束,烏克蘭就會成為北約會員國。」
根據立國總統府,大多數北約會員國的領袖,都會出席7月11、12日的維爾紐斯峰會,包括美國總統拜登。
摩爾多瓦總理:已接獲俄軍侵略計劃 做好面對威脅準備
綜合外媒報導,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外,還對周圍幾個國家虎視眈眈,摩爾多瓦新總理雷奇安(Dorin Recean)表示,已經接獲了情報指出俄軍可能會空降突擊佔領基希訥烏的機場用於調動部隊展開侵攻,摩爾多瓦已經準備好面對這些挑戰與威脅。
雷奇安受訪時表示,繼去年秋天俄羅斯企圖破壞摩爾多瓦局勢後,摩爾多瓦已經大大加強了確保國內安全穩定的措施,雷奇安指出「目前摩爾多瓦有幾種不穩定的情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到克里姆林宮打算透過摩爾多瓦共和國開闢一條新戰線的情況是其中之一,我們的機構已經準備好面對這些挑戰。」
雷奇安強調,「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摩爾多瓦的和平穩定,摩爾多瓦選擇和平解決聶斯特河左側地區,我們必須在和平與安全方面調整我們的目標。」摩爾多瓦現任總統桑杜(Maia Sandu)近日受訪時指出,俄羅斯近日有一個破壞摩爾多瓦國內的計劃,通過受過軍事訓練偽裝便衣的俄軍特務,透過暴力行動襲擊一些國家機關並劫持人質。
相關新聞:
俄烏戰週年前夕 普京國情咨文放話核試爆 俄軍內部衝突浮上檯面 拜登波蘭演說再挺烏 傳習憂俄失勢盼促停火
俄烏大決戰前夕:拜登閃電訪基輔創歷史 俄急吹牛皮秀「戰績」 中共擬提「和平」計畫被識破 澤連斯基指它恐引世界大戰
澤連斯基再促加速軍援 德現戲劇性轉變 傳普京地位不穩 他指前蘇聯國家急盼俄戰敗
責任編輯:林莉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