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FM96.9
  • 粵語發音
  • 關於我們
  • 简体
  • 正體
希望之聲粵語台
Advertisement
  • 新聞
    • 港台新聞
    • 大陸新聞
    • 國際新聞
    • 美國新聞
    • 科技新聞
  • 時事評論
    • 路橋點評
    • 粵講粵有理
    • 講開又講
    • 焦點新聞
    • 江峰時刻
    • 天亮時分
    • 石濤時間
    • 時事聚焦
    • 時事聊天室
    • 唐人街
    • 烏龍茶餐廳
    • 新聞追蹤
    • 頭頭是道
    • 香港輿論
  • 生活廣場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梁廚美食
    • 財經觀察站
    • 女人下午茶
    • 生活小百科
    • 中華美食
    • 品味人生
    • 解開戀愛、婚姻的迷絆
    • 生活點滴
    • 廣結善緣千萬家
  • 健康養生
    • 健康不是夢
    • 中醫與養生
    • 快樂之源話健康
    • 健康與衛生
    • 醫山夜話
  • 文化廣場
    • 中華文化
    • 冬梅講古
    • 談古論今
    • 讀《論語》學做人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 小故事大智慧
  • 歷史經典
    • 西遊記
    • 中原大舞台
    • 人海浮沉
    • 千古英雄人物
    • 歷史上的今天
    • 佛家修煉
    • 道家修煉
    • 法輪大法
  • 歷史真相
    • 九評共產黨
    • 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
    • 解體黨文化
    •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 退出共產黨信息
    • 我又知道多一D
  • 休閒廣場
    • 轉世輪迴
    • 花園漫步
    • 細說人生
    • 奇聞異事
    • 慧思蘭心
  • 神韻專題
    • 神韻報導
    • 神韻專題節目
    • 神韻風采
  • 音樂
    • 新音樂天地
    • 音樂緣起
    • 歌迷會
    • 音樂伴你行
  • 教育
    • 與孩子一起成長
    • 留學加拿大
    • 職場軟實力
  • 視頻
    • 專題節目
    • 熱點視頻
    • 網路視頻熱點
    • 現場直播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新聞
    • 港台新聞
    • 大陸新聞
    • 國際新聞
    • 美國新聞
    • 科技新聞
  • 時事評論
    • 路橋點評
    • 粵講粵有理
    • 講開又講
    • 焦點新聞
    • 江峰時刻
    • 天亮時分
    • 石濤時間
    • 時事聚焦
    • 時事聊天室
    • 唐人街
    • 烏龍茶餐廳
    • 新聞追蹤
    • 頭頭是道
    • 香港輿論
  • 生活廣場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梁廚美食
    • 財經觀察站
    • 女人下午茶
    • 生活小百科
    • 中華美食
    • 品味人生
    • 解開戀愛、婚姻的迷絆
    • 生活點滴
    • 廣結善緣千萬家
  • 健康養生
    • 健康不是夢
    • 中醫與養生
    • 快樂之源話健康
    • 健康與衛生
    • 醫山夜話
  • 文化廣場
    • 中華文化
    • 冬梅講古
    • 談古論今
    • 讀《論語》學做人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 小故事大智慧
  • 歷史經典
    • 西遊記
    • 中原大舞台
    • 人海浮沉
    • 千古英雄人物
    • 歷史上的今天
    • 佛家修煉
    • 道家修煉
    • 法輪大法
  • 歷史真相
    • 九評共產黨
    • 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
    • 解體黨文化
    •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 退出共產黨信息
    • 我又知道多一D
  • 休閒廣場
    • 轉世輪迴
    • 花園漫步
    • 細說人生
    • 奇聞異事
    • 慧思蘭心
  • 神韻專題
    • 神韻報導
    • 神韻專題節目
    • 神韻風采
  • 音樂
    • 新音樂天地
    • 音樂緣起
    • 歌迷會
    • 音樂伴你行
  • 教育
    • 與孩子一起成長
    • 留學加拿大
    • 職場軟實力
  • 視頻
    • 專題節目
    • 熱點視頻
    • 網路視頻熱點
    • 現場直播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粵語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大陸新聞

一月經濟數據出爐 中共欲力顯經濟復甦假象的背後

2023年 02月 19日
in 大陸新聞
A A
一月經濟數據出爐 中共欲力顯經濟復甦假象的背後

一月經濟數據出爐,中共欲力顯經濟復甦假象的背後。圖為示意圖 (圖片: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希望之聲2023年2月19日】 去年底解除對疫情嚴厲封控清零政策的中共當局正力求提振中國經濟。近日,中國央行、國家統計局分別公布了1月份的各項經濟數據;相關報告引起經融人士的注意,中外觀點大相逕庭。專家們認為,弱信心、低需求、……等因素,是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的主要原因。一起來了解。

《華爾街日報》2月15日報導,在經歷幾年的COVID-19疫情封控後,中國經濟的復蘇看起來可能與以往大不相同;經濟學家警告稱,這種復蘇可能沒有外界所期望的那麼強勁有力。

報道說,以往中國依賴當局的刺激措施和大量投資以拉動經濟擺脫低迷。但這一次,中國的債務水平已經很高,房地產也欲振乏力,況且國家需要的基礎設施已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完成。因此,消費將成為中國這一次復蘇的主力。

疫情封控期間中國消費者累積大量的現金。但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雖然比較富裕的中國人開始花錢,但許多人選擇儲蓄而不是消費。

陸媒的報導則多是,1月金融統計資料市場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新增人民幣貸款創歷史新高首月信貸供需兩旺、中國經濟向好、物價保持平穩運行等說詞。

我們先來看央行2月10日發佈的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央行報告稱,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73.81萬億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6%,增速高出2.8%;比上月(環比)末高0.8%。

狹義貨幣(M1)餘額65.52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8.6%、環比增速3%。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9%。當月淨投放現金9971億元。

在中國,M1是在M0的基礎上,加上企業活期存款,代表貨幣構成中流動性較強的部分。「M2」是在M1的基礎上,再加上企業定期存款、個人儲蓄存款和其它存款,因為它包括M1裡的所有貨幣,所以範圍比M1、M0都要大,代表了貨幣構成中流動性較弱的部分。

另一方面,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5.98兆元,同比減少1,959億,主要受政府債、企業債融資減少所拖累。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50.93兆元,年增長9.4%。

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增速負0.3%。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其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也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及中間業務市場等等。

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加上企業存款、居民儲蓄存款以及其它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為現實購買力的貨幣形式。

社會融資規模與廣義貨幣M2兩個指標被認為具有一定的領先性,直接影響未來實體經濟的表現。

太多冷冰冰的數字不容易讓人消化,更多的數據就不說了,聽聽專家怎麼解讀。

香港分析師蔣天明向希望之聲表示,1月末的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6%;M1同比增速是6.7%,M1增速小於M2,這就形成了一個負的剪刀差。

所謂M1與M2剪刀差指的是兩者的增速差,可以反應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尤其是經濟前瞻,所以這個指標也可以作為信用和經濟的先行指標。

蔣天明分析:「負的剪刀差表明需求疲弱,經濟活力不高。1月的M2主要是由於居民存款拉動,這表明百姓對經濟的信心不足,更傾向於讓資金以定存的形式存在銀行。」

「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4%,其實這個增速是低於2022年全年的增速。2022年增速為同比9.6%。如果再看增量,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其實減少了1959億元。社融增量在減少,存量增速在下降,這還是指向了需求的不足,因為社會融資規模主要是是站在企業、居民和政府等融資端來衡量融資需求。」

1月居民信貸新增是自2013年以來的同期最低,背後原因包括房地產銷售疲弱,外加居民提前還貸而降低了中長期貸款餘額。師蔣天說:「那在我看來,一月份金融數據主要反映的是:弱信心、低需求,高存款。其實高存款就是弱信心、低需求的一個結果」。

「那麼為甚麼會是這個結果呢?其實過去三年的個疫情以及中共過去的防疫措施已經很大的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中國經濟在2022年嚴重下滑,到了1977年以來第二差的水平。很多企業經營不下去,企業裁員甚至倒閉,社會的失業率增加。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百姓是很難有對經濟有信心的。很多地方財政吃緊,有些公務員都發不出工資來。那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居民槓桿率在2021年末已經達到了72.2%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有誰會有信心去借更多的錢、背上更多的負債呢?」

據中共調查統計司早前的一份報告,中國住戶部門槓桿率由2012年33.8%上升至2021年的72.2%。

此外,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5萬億。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這是在去年高基數上,繼續同比多增7900億。顯然居民更多選擇把收入儲蓄起來而非消費。

台媒中央社17日報導,中國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民眾瘋儲蓄,去年第4季傾向於更多儲蓄的民眾佔61.8%,創統計以來最高。看來大陸百姓瘋儲蓄仍在持續。

這一點從中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也可以窺見一、二。房地產及相關行業佔中國GDP高達30%的貢獻,對於中國經濟是否復甦具有指標性。

中共國家統計局網站2月16日公布,1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變動指數顯示,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個數稍有增加;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轉為上漲,有36個城市,增加21個城市;二三線城市環比降勢趨緩;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下降。

另據統計局公布數據,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以算術平均計算,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年跌2.3%,連續九個月下跌。下跌城市有55個,比上月(11)月增加四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較上月(11)下跌城市有63個,比上月(11)增加一個,下跌城市數量創去年全年最高。

「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高級審計師李恆青向希望之聲表示,中國房地產從三年前開始逐漸熄火,越來越困難。「現在中國政府已經把讓房地產復蘇作為新一屆政府的一個重要的抓手。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看到任何的復蘇跡象。」

「一月份這個銷量,就是按照面積和總的收款是全線下降。70個城市現在一半以上的房價都是在降的,都是這個指標性的,那這意味著什麼!另外,不降價的地方實際上也叫有價無市。因為政府限制降價,現在有個限降令。就是你降超過5%,它就不批你,不能上市。但是,二手房市場在大規模的降價。」

「所以現在整個的房地產產業鏈,就是它有很多的上下游產業都會被它帶動,它會帶動47個其它的相關產業。那就是房地產熄火,那這47個產業跟著熄火。」

「有大量的購房者他購房貸款的按揭。現在是要求提前還款,寧可要負擔一點點違約金。現在銀行招架不住,有房地產貸款的銀行都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儘量拖延還款。」

李恆青分析,因為有房地產抵押,屬於相對安全的貸款;讓銀行輕鬆坐收穩定的利息,且風險相對較小。

目前,各地當局把提振住房消費作為穩經濟的措施。稍早1月5日,中共央行、銀保監會發文稱,要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看來,不但沒有刺激買房需求,反而使提前還貸現象愈演愈烈。

另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居民購房意願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就呈現下降趨勢,有購房計劃的居民佔比從當時的11.6%下降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7%。

另一方面,李恆青認為,中國經融情勢還可以觀察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在過去的這一個月當中,同比和環比全都是將近30%的下降,33%到36%,汽車行業它這個產業鏈很長的。它從鋼鐵製造業到一些材料,這個輪胎、橡膠、汽車配件玻璃,很多產業跟它連帶著,所以它也是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

還一個更極端的情況是,疫情期間一櫃難求的榮景不在。據上海第一財經報導,現在情況已轉變為「船等貨」,近期中國各大碼頭堆滿空箱。海運從供不應求到過剩的速度轉換比市場預期得快;還有大量新船將在今年集中投入。

李恆青說:「在過去的一個月和去年的四季度,外資全都是在出逃的狀態。今天我一個朋友打來電話告訴我,現在從中國一個標準集裝箱從中國運到San Francisco舊金山,現在1000多塊錢一個標箱,在一年前是將近2萬塊錢一個標箱。現在有大量的集裝箱空在那兒,沒有貨可以運,因為沒有訂單。」

「生產企業大量在倒閉,最近有很多這樣的報導。房地產、汽車行業和相關的連帶產業、外貿都是在縮水的狀況下,那中國的經濟會有很大的問題。」

李恆青分析,從這上述角度就可以觀察,現在中國的經濟是衰落的狀況,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中共當局最怕的「百姓對中國的未來沒有信心」,對未來的期許一年不如一年;在這樣的情況下敢於掏錢消費嗎?

中共當局也意識到這一點。2月15日,中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刊「求是」發表文章稱,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要促進國內消費和投資,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

報導稱,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說政府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

上述除信貸、住房與汽車,2月8日在武漢發生上萬退休白髮老人上街遊行,抗議醫保改革醫療保障縮水,事件仍在持續中,且延伸到大連等多地。外界稱為「白髮運動」或稱為「白髮革命」。這是去年11月底中國一些大城市及上百高校反對習近平嚴厲清零防疫政策的「白紙運動」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眾抗爭活動。

旅美時政評論員石山向新唐人分析,這批上街遊行示威的是60歲以上的人群,正是受文革教育的一批人。動了他們的醫療保險,這個底線就被踩到了。中共惹了這批人,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李恆青分析:「財政收入現在已經枯竭了。中國政府它現在就是從老百姓身上直接搶錢了。那大家還能有信心去消費嗎!另外,很多的公務員工資開不出來。最典型的就是江蘇省(當局)已經開始倒查20年,公務員在外頭兼職、打第二份工,都要退回來。據說江蘇省就這一件事就收了25個億,這些都是國家公務員啊!江蘇是中國最發達的幾個地區。」

華爾街的報導說,即使中國經濟快速復蘇,一些問題依然存在。地方當局背負著債務,為基礎設施支出提供資金的能力有限;就業市場依然疲軟;中國家庭對購房仍持謹慎態度;中國家庭去年額外儲蓄了2.6萬億美元;只有不到30%可以立即花掉,其餘的存放在長期儲蓄賬戶中;房地產衰退正在侵蝕家庭財富。

美國研究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中國市場研究主管洛根賴特(Logan Wright)表示,消費的複蘇將是「淺而短暫的」。他預計約在6月經濟增長將短暫回升,但消費者支出的複蘇將很快放緩。

責任編輯:林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標籤: 中國經濟經濟數據
分享Tweet分享
上一篇

龐勛被虐慘案 美宗教自由委員會譴中共迫害

下一篇

罕見!慕尼黑安全會議出現台灣與大陸國旗並列景象

  • 首頁
  • 新聞
  • 時事評論
  • 生活廣場
  • 健康養生
  • 文化廣場
  • 歷史經典
  • 歷史真相
  • 休閒廣場
  • 神韻專題
  • 音樂
  • 教育
  • 視頻

© 2020 希望之聲粵語台 - Designed by SOH Digital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新聞
    • —全部—
    • 港台新聞
    • 大陸新聞
    • 美國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新聞
  • 時事評論
    • —全部—
    • 路橋點評
    • 粵講粵有理
    • 講開又講
    • 焦點新聞
    • 江峰時刻
    • 天亮時分
    • 石濤時間
    • 時事聚焦
    • 時事聊天室
    • 唐人街
    • 烏龍茶餐廳
    • 頭頭是道
    • 香港輿論
  • 生活廣場
    • —全部—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梁廚美食
    • 財經觀察站
    • 女人下午茶
    • 生活小百科
    • 中華美食
    • 品味人生
    • 解開戀愛、婚姻的迷絆
    • 生活點滴
    • 廣結善緣千萬家
  • 健康養生
    • —全部—
    • 健康不是夢
    • 中醫與養生
    • 快樂之源話健康
    • 健康與衛生
    • 醫山夜話
  • 文化廣場
    • —全部—
    • 中華文化
    • 冬梅講古
    • 談古論今
    • 讀《論語》學做人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 小故事大智慧
  • 歷史經典
    • —全部—
    • 西遊記
    • 中原大舞台
    • 人海浮沉
    • 千古英雄人物
    • 歷史上的今天
    • 佛家修煉
    • 道家修煉
    • 法輪大法
  • 歷史真相
    • —全部—
    • 九評共產黨
    • 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
    • 解體黨文化
    •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 退出共產黨信息
    • 我又知道多一D
  • 休閒廣場
    • —全部—
    • 轉世輪迴
    • 花園漫步
    • 細說人生
    • 奇聞異事
    • 慧思蘭心
  • 神韻專題
    • —全部—
    • 神韻報導
    • 神韻專題節目
    • 神韻風采
  • 音樂
    • —全部—
    • 新音樂天地
    • 音樂緣起
    • 歌迷會
    • 音樂伴你行
  • 教育
    • —全部—
    • 與孩子一起成長
    • 留學加拿大
    • 職場軟實力
  • 視頻
    • —全部—
    • 專題節目
    • 熱點視頻
    • 網路視頻熱點

© 2020 希望之聲粵語台 - Designed by SOH Digita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