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港總領事發言激怒北京 曝中美對抗升級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近日在一個綫上研討會發言指,香港嚴苛的防疫措施及《港區國安法》或對香港經濟造成無法修復的打擊,並首度就中共人大對國安法釋法做出回應。
美國智庫組織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5日舉辦了題為「評估香港作為世界商業中心的未來」的網上研討會,探討中共在香港實施《國安法》、收緊對香港控制的影響。
梅儒瑞表示,上任僅僅4個月,已感受到中共「清零政策」對香港經濟的打擊有多大,很多公司反映其業務營運遭受阻礙,即使香港現時已逐步開關,不少人仍然擔心某些損失將難以恢復。
他還披露,過去兩年已有兩成在港美國人因為不同原因離港,人數達15000名。指香港現時雖已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但《港區國安法》及北京、香港當局的做法對商業運營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一些跨國公司選擇搬離香港,部分公司則把關鍵的員工及公司運作遷往他處,反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被削弱。
梅儒瑞也關注香港法治對香港國際商業中心地位的影響。他回應上月中共人大常委會對《國安法》釋法時表示,釋法擴大「香港特首這級別的主管機關」影響法庭個案的權力,且不受司法機構監管,可能進一步削弱司法獨立,並令在港營商須面對在中國內地才須面對的風險增加。
梅儒瑞還提及,「很多港人」不同意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其他國安法被告所受的嚴苛待遇,指美方會繼續發聲,批評中港政府破壞香港高度自治的行徑。他強調,香港情況與美國利益密切相關,因此有必要為香港問題發聲,並非乾預。
此外,一同與會的智庫「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華盛頓總監Olivia Enos表示,《港區國安法》象徵著香港未來的結構性改變,絕對會改變香港營商環境。
她引述香港美國商會在2022年的調查指,八成商業機構感受到《港區國安法》影響和法治萎縮;約5%商業機構積極考慮搬離香港,並好奇2023年的調查是否會顯示有更多企業考慮離開香港。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則表示,近年來投資者及富豪愈來愈關注資金投放在中國是否安全的問題,而特首李家超日前稱期望最遲明年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這可能令香港的情況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梅儒瑞演講翌日(26日),中共外交部駐港公署與港府表達強烈不滿,批評相關言論是攻擊中共人大釋法,「詆毀」香港法治和自由,以及「抹黑」香港營商環境。
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梁頌恆對美國之音表示,梅儒瑞的看法反映出在不少美國人眼裡,香港的「一國兩制」已所剩無幾。「夜景還是以前的夜景,但裡面的『餡兒』或者內涵已經腐爛得很厲害。」
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發言人郭鳳儀認同梅儒瑞的擔憂,以自己親身經歷指,由於司法制度不完善加上(港版)國安法,不少認識的人覺得「香港的環境已經不是當初他們來到香港時的環境」,「對於留在香港長遠發展完全失去了興趣」。
郭鳳儀還駁斥中港官方的言論,指美國在香港僑民眾多,涉及龐大流動資金,自然是香港事務的持份者。中港官方一再重申美國乾預內政,不但與港府一直標榜香港是國際都會自相矛盾,亦扭曲事實。
另有分析指,近年來中美對抗不斷升級,尤其美國總統拜登在近日(19日)記者會上對關稅、中共病毒疫情追責,以及俄烏戰爭問題的回應,把中共放在了與美國和西方對立的另一極端上,進一步挑明美中對立的實質。而美中圍繞國安法的較量,正是雙方對抗在香港這一前沿陣地的延伸。
3年逾萬人死亡 專家民主黨籲港府檢討疫情
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持續3年,嚴重影響本港民生經濟,並且導致1.3萬多港人死亡。權威傳染病學專家袁國勇及民主黨主席羅健熙26日呼籲港府就疫情做出檢討和調查。
港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26日在電台節目上受訪時表示,2003年SARS之後,港府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及後成立衞生防護中心,又投放更多資源在傳播病研究和收集情報,這些工作為應對今次的中共病毒(新冠)疫情非常重要,令本港得以在病毒於內地出現的早期收到消息,從而檢視口罩藥物儲備,實施口岸體溫檢測等措施。
不過袁國勇指出,港府在應對疫情仍有不足的地方,包括初期在病毒追蹤、隔離以及檢測量方面,以及第五波疫情安老院捨出現大規模爆發。建議港府檢討和調查過去3年的疫情,為下一次可能出現的大流行做好準備。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同一日在《明報》撰文,提倡港府就疫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討調查。
羅健熙在文中指,本次中共病毒疫情「太多人命損失,尚未得到答案」,而坊間不少人質疑上屆政府沒有及時調整防疫政策,才導致出現如此高的死亡率。認為應按《調查委員會條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展開全面檢討、查找真相、檢視不足,及為未來總結經驗,實在非常重要。
羅健熙還引述港府專家顧問孔繁毅日前受訪時表示港府太遲推出疫苗通行證,認為有不足、有可改善之處,指「若有防疫政策的檢討,一定會有更多局內、局外的專家願意提出意見,供社會及政府參考和討論」。
新年槍擊案疑團未解 傷者危殆被控襲警
警方日前在坪洲處理一宗噪音投訴期間,一警員疑因被施襲而連開3槍,致一名43歲菲裔男子受傷留醫。外界質疑警方過度使用武力。警方26日晚表示,已暫控該名中槍男子一項襲警罪,案件將於翌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綜合港媒報導,受傷男子至今仍然情況危殆。傷者友人則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2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事發於24日當晚,警方聲稱當時登門處理投訴的警員被推下樓梯及襲擊,由於施襲者1.8米高、身型魁梧,故涉事警員根據使用武力守則開槍。
據稱,該名開槍警員已加入警隊超過35年,今次是第一次開槍。
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多名坪洲街坊質疑警察採用最高武力處理事件,更是連開3槍,全數擊中菲漢的左手及左腹部位置,認為是否「太衝動」。
有街坊甚至覺得,警員可考慮用警棍或胡椒噴霧,而且案發時有同僚在旁協助,即使處理開派對噪音,亦不應令當事人激動,有身體碰撞也不用開槍。
另外,警方回應中反覆強調施襲者「魁梧、兇暴」,其徒手攻擊對警員造成嚴重傷害。各大港媒也普遍引消息指,涉事開槍警員在「開火」後就不支暈倒。而網上則流傳一條影片,顯示該警員在傷者倒下、有同袍到場後,曾來回踱步及說話一段時間,之後才突然暈倒。
此外,據公開官方資料,警員應及時為現場或逮捕時受傷的人士安排治療。而網上片段所見,當時無人即時為傷者進行急救。在場另一名警員先以英文向受傷者的朋友男說:「Take care your friend!」(照顧你的朋友),稍後才有警員代為呼召救護車,解釋曾經「Open fire」(開槍)。
12月出口創68年最大跌幅
港府統計處26日發表12月本港進出口表現,期內整體出口跌28.9%,創下自1954年5月以來最大跌幅,同期進口貨值下跌23.5%。
12月整體出口貨值為3,481億元,按年下跌28.9%;期內進口貨值為3,997億元,按年下跌23.5%。12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516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2.9%。
2022全年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跌8.6%,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下跌7.2%,全年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958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0%。
按地區劃分,香港12月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下跌29.2%,尤其是日本(跌39.3%)、台灣(跌34.4%)、泰國(跌31.0%)、中國內地(內地)(跌30.4%)和越南(跌26.5%)。
亞洲之外,輸往德、英、美等國的整體出口貨值亦錄得跌幅。
主要貨品類別方面,以「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跌幅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