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2年11月2日】(本台記者鄭欣綜合報導)
8號颱風襲港 金融峰會風雨中進行
11月2日,颱風「奈格」持續逼近香港,天文台時隔50年再度於11月發布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同日早上,香港金融管理局舉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在風雨中召開。
港府金融管理局表示,峰會有250名來自逾100家機構的金融界人士出席,當中有40人是行政總裁或主席級數。包括摩根士丹利董事長James Gorman、瑞銀集團董事長Colm Kelleher、高盛董事長David Solomon等。
不過,在會議召開前一刻,缺席的重磅領袖名單仍在增加。繼早前已表示不能來港的花旗行政總裁範潔恩、黑石總裁兼首席營運官Jonathan Gray及巴克萊集團行政總裁C.S. Venkatakrishnan外,昨日(1日)東方彙理行政總裁Valérie Baudson和資本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阿穆爾也先後公佈缺席,令不能出席會議的金融巨頭增至5人,占與會重量級人物約八分之一。
時政評論人士桑普律師對希望之聲表示,金融巨頭缺席最大的主因,是美國國會議員發聲指,如果出席鋒會等同默認香港還是金融中心;認許李家超合法,忽視他已被美國制裁。另外,港府推行國安法、動態清零政策,外資都已撤離,資金在香港已不安全,人也不安全。
特首李家超在開幕致詞時稱,這是「香港重返舞台的峰會」,亦標誌着香港的「商業復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預測中心經濟學家俞偉雄教授表示,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已不是那個很引以為傲的東方之珠,過去靠著英國所建立起來的一個法制的金融的中心地位正逐漸的喪失。港府舉辦的這些活動會議,都要由北京說了算,難以取得港府所宣傳的效果。
俞偉雄認為,中國的經濟、各方面早期的優勢、高成長的情勢已經不在。習近平第三任、二十大之後,未來中國經濟的前景非常有問題。「跟中國、跟香港保持點距離,可能是最明智的決定。」
同一時間,與香港「撞期」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周三(2日)至周五(4日)舉行,主題為「在波動和變化中建立彈性的商業模式」, 有850多名專家演講,來自110多個國家涉2,000個組織參與,規模較香港更勝一籌。
根據倫敦智庫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新加坡已擠下香港,位居紐約、倫敦之後,成為亞洲金融中心。
訪問活動人士成「罪證」《立場》17篇涉案文章曝光
已停運的《立場新聞》及其前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件周二(1日)在區域法院進行第二日審訊。控方用作檢控的17篇文章全部曝光。
港媒報導,控方在庭上列出的涉案文章,為2020年7月7日至2021年12月5日期間在《立場》網站刊出的專訪、報道與博客文章,內容分別涉及民主派初選案、12港人案、中大「暴動」案,亦有部份文章倡議國際制裁、批評國安法等。
其中多篇專訪涉及訪問參加民主派初選的何桂藍、鄒家成及梁晃維,以及流亡海外的羅冠聰與許智峰。數篇博客文章,批評國安法的執法行動與司法程序,作者為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前《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等。
另外,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2021年12月初獲頒「中國傑出民主人士獎」,《立場》報道該段消息亦成為控方「罪證」。
檢方稱,發表這些文章的目的是要煽動對港府的仇恨和蔑視。國安法指定法官郭偉健批准17篇文章全部作為證據呈堂。
辯方律師余若薇周一抗辯指,傳媒機構是第四權,有責任報導各方面意見,這些指控不合憲。她舉例稱,報導一個殺人犯,不代表同意他的行為。她說,如果有少許批評就是犯罪,那麼傳媒將無事可做。
前《立場新聞》是一家小型網絡新聞媒體,早期依靠發布博客文章和讀者的捐款運轉。2019年反送中運動中,《立場新聞》因對抗議活動的持續近距離報導名聲鵲起,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的觀眾和讀者。
2019年12月29日,香港國安處拘捕《立場新聞》多名前高層。其中總編輯鍾沛權、署理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
上述指控是根據香港英國殖民時代的反煽動法提出。如果罪名成立,兩人可能面臨最高兩年監禁。
早被美國盯上 軍方背景央企包攬多項港府工程
具中共軍方央企背景的「航天科工集團」旗下子公司近年接連拿下港府多項工程,當中大部分與更新資訊系統和資料數碼化有關,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據自由亞洲報道,「航天科工集團」的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自2020年起陸續拿下4個港府有關資訊科技項目的合約,涉及包括法律援助署、庫務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而2018年至2019年期間,「航天信息」與該集團另一以香港為據點的子公司「香港愛信諾(國際)有限公司」亦取得多個港府資訊工程項目,其中以入境事務處的項目佔最多,包括供應和提供全港所有出入境口岸通關系統和「e-道系統」、新智能身份證的硬件和軟件等。
截至目前有關公司合共至少包攬11個港府項目,涉及共7個港府部門,合約總值高達逾16億港元。
報道指,創立於2000年的「航天信息」,為大陸A股上市公司。在大陸除包辦各省出入境系統、具有RFID技術的居住證和身份證服務外,亦專為中共公安部研發安防系統,包括協助公安部進行全國性網絡審查和監控人民的「金盾工程」等。
「航天信息」由母公司「航天科工集團」直接控股,後者為中共十大航天軍事央企巨頭之一,主要研製飛彈武器系統、微型衛星技術等,分別在2020年11月及今年1月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
報道引述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資訊安全研究所所長曾怡碩的看法指,情況難免令人質疑中共利用「航天信息」的資訊系統強項加強香港各領域監控,有可能引起美國政府加強監察香港。
美國政治風險顧問方恩格(Ross Feingold)則對自由亞洲表示,國安法實施後,不管是國際企業和其他國家政府部門,早知道中方總有一定渠道和方法從香港獲取資料,今次「航天信息」事件之後,會增加有關方面考慮,以後美、港官方合作將更困難。
方恩格還指,美國近來以「國家安全」,加強對中國以至香港的資訊和高科技的監察。不排除美國和其他國家因而對香港發出旅遊警告,甚至擴大制裁。
英三大情報機構擴大招聘範圍 持BNO者可申請
英國媒體《衛報》2日引述政府通訊總部(GCHQ)、軍情五處(MI5)和軍情六處(MI6)的發言人稱,即日開始,這三大情報機構為擴大招聘賢材範圍,不再將父母其中一人是英國公民或來自特定獲批國家視為招募條件。換言之,父母並非英國公民者,包括持有BNO的在英人士也獲得聘任資格。
發言人說,英國是一個多元化社會,對父母背景設限阻礙優秀人材應徵,現在透過更廣泛的招聘條件,為最頂尖人才精英加入情報機關鋪路。
發言人強調,情報機關仍會詳細審查申請者的背景,包括個人生活、人脈等,以管控風險。除了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者之外,有意應徵者本身也必須是英國、英國海外屬土、歐洲經濟區、英聯邦地區或美國公民。
責任編輯: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