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2年6月29日】(希望之声记者斐珍、杨正采访报导)剛剛結束的七國集團(G7)峰會對中共提出嚴厲批評,有專家認為,這將成為中共外交的一個轉折點。
七國領袖在28日的聯合聲明中揭露中共「不透明幹預」及「扭曲市場」,並對香港、西藏、新疆的人權表達關切,同時呼籲中共施壓俄羅斯,讓其立即無條件從烏克蘭撤軍。
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共始終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並反對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
G7峰會結束後的聯合公報中還說:「我們強烈反對任何通過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加劇緊張局勢的企圖」。外界認為,這可能是針對中共不斷升高的對台灣的武力威嚇。
美國之音引述拜登政府的一位高級官員說,針對中共的嚴厲批評「在七國集團背景之下是前所未有的」。
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英國這七國領導人在結束G7峰會後,全部前往西班牙馬德里參加28日-30日的北約峰會。
台灣國策研究院執行長郭育仁對希望之聲表示,北約峰會對中共的措辭會更加強硬。
據報導,北約將批准12年來首次更新的使命宣言,即新「戰略概念」,其中首次將中共列為「挑戰」。
郭育仁認為,通過接連的這兩個峰會,歐洲整體會不斷提高對中共威脅的共識,「對中國(中共)的威脅的認知也不單單只是在安全上,包含在經濟上、在科技上,甚至於在社會面的滲透。歐洲國家應該抵抗或防衛的機制會越來越高,所以中國(中共)對歐洲的外交,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此前,由於中國是德國第一大經濟合作夥伴國,德國試圖盡量避免直接刺激北京當局,最終,中共對俄羅斯的態度,導致德國發生轉變。
此次北約峰會還首次邀請了日本、韓國、澳洲和新西蘭4個亞洲國家。郭育仁指出,這顯然是針對朝鮮半島局勢,東海、台海、南海的安全,以及防堵中共對南太平洋這些島國的滲透。「所以對中國(中共)來講,它現在西面往歐洲走也好,或東面往太平洋跟南太平洋的方向走,或南面往南海走,都會受到機制性、系統性的這個機制來圍堵」。
郭育仁表示,這些民主國家達成共識,也讓美國積蓄了更多對中談判的籌碼,而這一切恰恰是中共自己造成的。
責任編輯:林莉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