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2年5月25日】(本台記者唐洁綜合報導)繼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若中共武力犯台,美國將會軍事介入的第二天(5月24日),在東京舉行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簡稱Quad)的四國領導人隨即發表聯合聲明,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的任何企圖。聲明中雖未直接提及中共在區域內擴張軍力,但意寓明確。
這是四國高層近兩年來的第四次會晤。上一次峰會是去年9月,在華盛頓,也是兩年來「四方安全對話」首次最高領導人的面對面會晤。如此頻繁的高級別會晤足以顯示該對話的重要性。這在2020年以前是不曾有的。為抗衡中共在印太區域日益加劇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的擴張,以美國前總統川普爲首的四國首腦2017年在馬尼拉同意重啟安全對話。
分析人士認爲,由於「四方安全對話」中的兩個國家與中國的雙邊關係一再下滑,刺激了會談實質性的進展。本次會談會把重點放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
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副主任邁克爾.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對BBC表示,「隨著疫情過去,以及對印度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的理解,四方會談將專注於其核心事務:確保一個開放和自由的印太地區。」
這次四國領導人所達成的共識,計劃在今後5年為完善印太地區基礎設施提供超過500億美元的投資與支援。同時宣布了一項被認為是要加強監控中共行徑的海事監督倡議。共同社認為,此舉有意對抗中共的一帶一路, 4國將支援面臨債務問題的發展中國家。
四方安全對話稱,新的海事監督計畫將「促進我們海域與大洋的穩定和繁榮」,意指中共軍事活動如出動軍機和海上演習,以及漁船越界的做法,被認為是在刺探區域防禦和紅線,已令區內愈發不安。
而四囯在聯合聲明中也「強烈反對藉由任何脅迫、挑釁和單方面的行為,來試圖改變現狀和加劇區域緊張,像是把爭議性地物軍事化、以危險方式使用海警船隻和海上民兵,以及試圖阻撓他國的離岸資源開發活動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稱,「若未與區內國家同行,四方安全對話不會成功。」澳洲新任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也表示,四方安全對話必須「在中國顯然試圖發揮更多影響力之際,在區域內推動我們的共同價值」。
這份措辭謹慎的聲明還提到俄烏衝突,除印度仍拒絕譴責俄羅斯外,其他三國都明確表態,必須強勢回應俄的行徑,並釋出威懾中共等國的訊息。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上提到,包括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內的四國首腦國都同意法治、主權、領土完整的重要性,並表示了對於烏克蘭的擔憂。
他表示:「俄國入侵烏克蘭動搖國際秩序的基本原則…(我們)認定任何地方都永遠不容許單方面以武力改變現狀的企圖,尤其是在印太地區。」
美國明確軍事介入保台
雖然台灣問題並非本次會議的官方議題,但在此前一天(5月23日),拜登總統連續兩次被媒體問及台灣問題,拜登都予以肯定的答復。第一次提問是:若台灣發生與烏克蘭同樣的狀況,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拜登回應:「是的。這就是我們做過的承諾。」第二天(5月24日),拜登再被問及美國對台政策是否改變,拜登的回答與前一天的白宮助理一致,是「沒有。」
拜登這次似乎打破了華府長期遵循的「戰略模糊」政策的慣例,也就是不明言若中共攻台,美國是否軍事介入保台。
不過,時事評論人士藍述認為,拜登和白宮發言人的說法,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並不矛盾,都屬於美國的一中政策範圍之內。
藍述表示「美國的一中政策的核心就是既不與臺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同時又不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裡面,北京承諾不對臺灣動武,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一旦北京對臺灣動武了,美國出兵援助臺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就意味着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復存在,極大的可能是意味着中美外交關係的終結。」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東亞計畫聯合主任辰巳由紀指出,中國大陸在東海、南海、印度洋甚至大洋洲的行為,讓四國領導人態度更為一致; CNN認為,中共近年來不僅與日本及印度在衝突上更進一步,還和澳洲爆發貿易衝突,讓這些國家向美國靠攏。加上西方國家近期對俄羅斯展現的強烈又迅速的反應,讓中共變的焦急。
藍述認為,除安全問題外,四方安全對話同時也涵蓋了經濟層面,如供應鏈的安全問題。「從安全角度上講,主要是南中國海、臺灣和南韓的安全問題。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講,主要是印度、臺灣和南韓,因為這三個國家它是供應鏈上的重要元素。那麽一旦美國的大公司從中國撤資撤出中國之後,首選的也是這三個國家。」
「這四方的對話實際上是美國與美國的印太政策的三大支柱,也就是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之間的對話。它直接面對的就是歐亞大陸上的對立的那個陣營——以中共、俄羅斯和伊朗為中心的歐亞大陸上的那個對立的、非民主的陣營之間的一個決裂。」
抗衡中共的區域擴張
聯合聲明雖未點名俄國或中共,但列出北京經常被控在區內採取的行徑。
中共正大幅投資加強海軍實力,近來與太平洋國家建立關係,並與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引發了西方國家尤其是澳大利亞的擔憂。一份已得到澳大利亞政府核實的協議草案顯示,中共軍艦將獲准停靠這些島嶼,中共當局可派遣安全部隊「協助維護社會秩序」。而中共外長本週還將造訪索羅門群島,並可能造訪萬那杜、薩摩亞、東加、吉里巴斯等國。
該地區擁有一些世界上使用最頻繁的航道,包括馬六甲海峽。大約30至40%的全球貿易,包括貨物和原油,通過這些通道。
庫格爾曼還說,在東盟國家將「四方安全對話」視為制衡中共的主要力量之前,「四方安全對話」還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但他同時指出,東盟和「四方安全對話」國家都與中國有著巨大的貿易量,它們將努力避免與北京發生任何直接對抗,至少在「四方安全對話」能夠成為該地區的基本安全提供者前是這樣。
一些分析人士預測,烏克蘭戰爭可能「將俄羅斯送入中國的懷抱」,北京也許能夠說服莫斯科增加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勢力。
中共對「四方安全對話」的態度由最初的不屑一顧已轉爲對該組織的批評,並將之比作「亞洲北約」。中共外交部長王毅上周日稱,組建「四方安全對話」是為了「遏制中國」。而俄羅斯則對「四方安全對話」一直持批評態度。
責任編輯:林莉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