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FM96.9
  • 粵語發音
  • 關於我們
  • 简体
  • 正體
希望之聲粵語台
Advertisement
  • 新聞
    • 港台新聞
    • 大陸新聞
    • 國際新聞
    • 美國新聞
    • 科技新聞
  • 時事評論
    • 路橋點評
    • 粵講粵有理
    • 講開又講
    • 焦點新聞
    • 江峰時刻
    • 天亮時分
    • 石濤時間
    • 時事聚焦
    • 時事聊天室
    • 唐人街
    • 烏龍茶餐廳
    • 新聞追蹤
    • 頭頭是道
    • 香港輿論
  • 生活廣場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梁廚美食
    • 財經觀察站
    • 女人下午茶
    • 生活小百科
    • 中華美食
    • 品味人生
    • 解開戀愛、婚姻的迷絆
    • 生活點滴
    • 廣結善緣千萬家
  • 健康養生
    • 健康不是夢
    • 中醫與養生
    • 快樂之源話健康
    • 健康與衛生
    • 醫山夜話
  • 文化廣場
    • 中華文化
    • 冬梅講古
    • 談古論今
    • 讀《論語》學做人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 小故事大智慧
  • 歷史經典
    • 西遊記
    • 中原大舞台
    • 人海浮沉
    • 千古英雄人物
    • 歷史上的今天
    • 佛家修煉
    • 道家修煉
    • 法輪大法
  • 歷史真相
    • 九評共產黨
    • 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
    • 解體黨文化
    •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 退出共產黨信息
    • 我又知道多一D
  • 休閒廣場
    • 轉世輪迴
    • 花園漫步
    • 細說人生
    • 奇聞異事
    • 慧思蘭心
  • 神韻專題
    • 神韻報導
    • 神韻專題節目
    • 神韻風采
  • 音樂
    • 新音樂天地
    • 音樂緣起
    • 歌迷會
    • 音樂伴你行
  • 教育
    • 與孩子一起成長
    • 留學加拿大
    • 職場軟實力
  • 視頻
    • 專題節目
    • 熱點視頻
    • 網路視頻熱點
    • 現場直播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新聞
    • 港台新聞
    • 大陸新聞
    • 國際新聞
    • 美國新聞
    • 科技新聞
  • 時事評論
    • 路橋點評
    • 粵講粵有理
    • 講開又講
    • 焦點新聞
    • 江峰時刻
    • 天亮時分
    • 石濤時間
    • 時事聚焦
    • 時事聊天室
    • 唐人街
    • 烏龍茶餐廳
    • 新聞追蹤
    • 頭頭是道
    • 香港輿論
  • 生活廣場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梁廚美食
    • 財經觀察站
    • 女人下午茶
    • 生活小百科
    • 中華美食
    • 品味人生
    • 解開戀愛、婚姻的迷絆
    • 生活點滴
    • 廣結善緣千萬家
  • 健康養生
    • 健康不是夢
    • 中醫與養生
    • 快樂之源話健康
    • 健康與衛生
    • 醫山夜話
  • 文化廣場
    • 中華文化
    • 冬梅講古
    • 談古論今
    • 讀《論語》學做人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 小故事大智慧
  • 歷史經典
    • 西遊記
    • 中原大舞台
    • 人海浮沉
    • 千古英雄人物
    • 歷史上的今天
    • 佛家修煉
    • 道家修煉
    • 法輪大法
  • 歷史真相
    • 九評共產黨
    • 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
    • 解體黨文化
    •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 退出共產黨信息
    • 我又知道多一D
  • 休閒廣場
    • 轉世輪迴
    • 花園漫步
    • 細說人生
    • 奇聞異事
    • 慧思蘭心
  • 神韻專題
    • 神韻報導
    • 神韻專題節目
    • 神韻風采
  • 音樂
    • 新音樂天地
    • 音樂緣起
    • 歌迷會
    • 音樂伴你行
  • 教育
    • 與孩子一起成長
    • 留學加拿大
    • 職場軟實力
  • 視頻
    • 專題節目
    • 熱點視頻
    • 網路視頻熱點
    • 現場直播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粵語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大陸新聞

雪上加霜!中國驚現前所未有資本外逃 高昂防疫成本找一患者約一個億

2022年 03月 29日
in 大陸新聞
A A
雪上加霜!中國驚現前所未有資本外逃 高昂防疫成本找一患者約一個億

BEIJING, CHINA - APRIL 08: Chinese workers and health officials wear protective white suits as travellers from Wuhan gather to take buses as they are processed and taken to do 14 days of quarantine, after arriving on the first trains to Beijing on April 8, 2020 in Beijing, China. China lifted its lockdown on Wuhan, the first epicentre of COVID-19 after 76 days, allowing healthy people to leave. China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January 21st no coronavirus-related deaths. With the pandemic hitting hard across the world, officially the number of coronavirus cases in China is dwindling, ever since the government imposed sweeping measures to keep the disease from spreading. For more than two months, millions of people across China have been restricted in how they move from their homes, while other cities have been locked down in ways that appeared severe at the time but are now being replicated in other countries trying to contain the virus. Officials believe the worst appears to be over in China, though there are concerns of another wave of infections as the government attempts to reboot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Beijing, it is mandatory to wear masks outdoors, some retail stores still operate on reduced hours, restaurants employ social distancing among patron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at risk of drawing large crowds remain closed or allow only limited access.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of virus-related measures and the quarantine of anyone arriving to Beijing is carried out by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and a network of Communist Party volunteers who wear red arm bands. Since January, China has recorded more than 81,000 cases of COVID-19 and at least 3200 deaths, mostly in and around the city of Wuhan, in central Hubei province, where the outbreak first started. (Photo by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希望之聲2022年3月28日】(本台記者贺景田綜合報導)中共的親俄態度令全球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市場風險,資金正加速逃離;與此同時,中共病毒(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二十多個省市再度爆發,中國經濟重鎮深圳幾乎停擺,而中國金融中心上海也宣布自3月28日起分兩區封控。野村控股表示,中國經濟面臨2020年年初中共病毒疫情衝擊以來最大的下行壓力。

前所未有的資本外逃
北京與莫斯科的密切關係可能讓外國投資者感到不安,他們正在重新評估中國市場風險。

路透3月28日報導,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2月24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資本外逃,研究發現,其他新興市場並沒有類似的資金外流,經濟減弱雪上加霜。

路透報導指,中國股市是俄羅斯以外全球表現最差的,根據IIF數據顯示,每日平均資金外流一度觸及近5億美元。如果資本外逃持續,可能加劇當前的國際資金拋售。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從截至3月24日的資金流出情況看,3月份境外投資者已經拋售了價值95億美元的中國內地股票,通過陸股通流出的資金可能創下2014年該機制啟動以來第二大月度流出量。這反映出在俄羅斯被金融孤立後投資者在重新評估地緣政治風險。

此外,根據外銀統計,2月份光是外資拋售中共國債的金額就高達人民幣803億,《澳洲金融報》也證實這項數據,直呼單月減持金額前所未見,值得注意。

《澳洲金融報》報導稱,西方正在拋售中共政府公債,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這兩家主要清算所2月份統計數據顯示,流入中共政府債券的外國資金突然逆轉。

根據統計,外資單月減持金額達128億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流出量,也是3年來首次出現單月顯著流出跡象,相較於過去幾年的平均每月流入量為 125 億美元。

報導特別點出,根據Exante Data 對外國註冊投資者的每週跟蹤表明,資金外流一直持續到3月25日。

高昂的防疫成本 找出一名患者的成本大約一個億
俄烏戰事引發投資者重新考量中國市場的風險,而中國內部的中共病毒疫情再次爆發,也讓中國經濟面臨不小的風險。在中共“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下,包括上海、深圳、長春等多個經濟重鎮,遭到全面或局部封城,眾多合資企業、代工工廠被迫停工,民眾被要求反覆做核酸檢測。封鎖造成的經濟與社會成本大為增加。

據自由亞洲報導,僅深圳一地,封城停擺一周,估算經濟成本就約600億元。而深圳當局一周累計僅查找出643例陽性患者。民眾調侃稱,這相當於找出一名患者的成本為一個億。

在中國汽車工業重鎮吉林省,“清零政策”導致多家大型合資汽車廠全部被迫停產,包括長春一汽集團下屬五大整車工廠已全部停工。

上周,習近平對疫情防控做出最新批示,要求努力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的疫情防控效果。

不過,外交關係協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認為,這不太可能實現,因為中共中央政府對於地方官員的獎懲標準並未改變。中共中央還是要求地方官員以應對疫情為首要任務,那麼這些官員為保烏紗帽,就會用一切可動用資源,以求最短時間內把疫情撲滅。

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認為,出於政治考量,今年二十大之前,北京不太可能冒着病毒傳播的風險實現開放。一切都要等到習近平二十大順利連任之後。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劇增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今年開年表現強勁,超過預期。但是,隨着中國多地遭遇中共病毒疫情再度反彈,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全球金融市場和能源價格陷入混亂,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期越來越讓人不看好。

野村控股3月26日表示,中國經濟正面臨2020年年初中共病毒首波疫情衝擊以來最大的下行壓力,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成長迅速趨緩,而第二季度很可能進一步惡化。

野村經濟學家認為,由於疫情飆升導致的旅行限制以及房地產業持續低迷可能會使3月份的經濟活動“全面顯著惡化”。

對於野村而言,由於中共病毒疫情飆升壓制了多個行業的經營和生產活動,包括面對面服務、建築以及一些製造業生產活動,“北京實現2022年‘大約5.5%’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會更加困難。

由於疫情飆升導致封城,中國高科技和製造業重鎮深圳以及汽車生產之都長春的生產活動都因為防疫措施趨嚴而大受影響。與此同時,中國金融之都上海的居民則被告知足不出戶,接受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中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

中國經濟與西方可能進一步脫鉤
周三 (3月23日),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洪源遠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簡稱CFR)研討會上表示,目前真正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是三個層次的政治風險:“首先是地緣政治風險,就象我們看到正在發生的烏克蘭戰爭,第二個是在中共最高層的國內政治風險,第三是政策層面風險,這些政策令人困惑而又不可預測。”

當前的俄烏戰爭,造成全球股市、匯市、原油、糧食和有色金屬期貨等市場劇烈震蕩,而中共對於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性,導致其成為最易受戰爭影響的大型經濟體。

除此以外,中共在俄危機中的親俄立場,很可能導致西方加快與中國經濟脫鉤步伐。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商務和經濟高級顧問、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最近撰文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民主國家再次意識到威權主義政權的威脅,可能導致美國與中共和俄羅斯的競爭加劇,以強化、振興自由的國際秩序。

前白宮國安會負責戰略規劃的資深主任斯伯丁(Robert Spalding)將軍表示,俄烏戰爭已為西方敲響警鐘,自由社會應採取行動。“利用這次烏克蘭戰爭,認識到我們已經身處第二次冷戰之中,並開始讓自由社會與中共脫鉤。”

最近,北京開始政策調整,表面上降低對俄羅斯的支持,並試圖與西方國家拉近距離。但外交關係協會中國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認為,對習近平來說,要與普京切割很不容易,因為他已經把自己和普京綁得太緊。

責任編輯:林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標籤: 中國市場中國經濟投資者資金外逃
分享Tweet分享
上一篇

阻習三連任?反對派加大輿論攻勢 評:到了總爆發時刻

下一篇

上海給活魚做核酸 網民笑:疫情拉低了智商

  • 首頁
  • 新聞
  • 時事評論
  • 生活廣場
  • 健康養生
  • 文化廣場
  • 歷史經典
  • 歷史真相
  • 休閒廣場
  • 神韻專題
  • 音樂
  • 教育
  • 視頻

© 2020 希望之聲粵語台 - Designed by SOH Digital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新聞
    • —全部—
    • 港台新聞
    • 大陸新聞
    • 美國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新聞
  • 時事評論
    • —全部—
    • 路橋點評
    • 粵講粵有理
    • 講開又講
    • 焦點新聞
    • 江峰時刻
    • 天亮時分
    • 石濤時間
    • 時事聚焦
    • 時事聊天室
    • 唐人街
    • 烏龍茶餐廳
    • 頭頭是道
    • 香港輿論
  • 生活廣場
    • —全部—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梁廚美食
    • 財經觀察站
    • 女人下午茶
    • 生活小百科
    • 中華美食
    • 品味人生
    • 解開戀愛、婚姻的迷絆
    • 生活點滴
    • 廣結善緣千萬家
  • 健康養生
    • —全部—
    • 健康不是夢
    • 中醫與養生
    • 快樂之源話健康
    • 健康與衛生
    • 醫山夜話
  • 文化廣場
    • —全部—
    • 中華文化
    • 冬梅講古
    • 談古論今
    • 讀《論語》學做人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 小故事大智慧
  • 歷史經典
    • —全部—
    • 西遊記
    • 中原大舞台
    • 人海浮沉
    • 千古英雄人物
    • 歷史上的今天
    • 佛家修煉
    • 道家修煉
    • 法輪大法
  • 歷史真相
    • —全部—
    • 九評共產黨
    • 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
    • 解體黨文化
    •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 退出共產黨信息
    • 我又知道多一D
  • 休閒廣場
    • —全部—
    • 轉世輪迴
    • 花園漫步
    • 細說人生
    • 奇聞異事
    • 慧思蘭心
  • 神韻專題
    • —全部—
    • 神韻報導
    • 神韻專題節目
    • 神韻風采
  • 音樂
    • —全部—
    • 新音樂天地
    • 音樂緣起
    • 歌迷會
    • 音樂伴你行
  • 教育
    • —全部—
    • 與孩子一起成長
    • 留學加拿大
    • 職場軟實力
  • 視頻
    • —全部—
    • 專題節目
    • 熱點視頻
    • 網路視頻熱點

© 2020 希望之聲粵語台 - Designed by SOH Digita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