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2年3月21日】(本台記者李婉婷、張莉莉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火仍不斷持續。不過,外界一直疑惑,為何沒有看到烏克蘭正規軍的蹤跡?有專家分析指,目前烏克蘭的主力部隊已經碎片化,為的是將俄羅斯拖入消耗戰。而此戰術一旦生效,將會逼出俄烏戰爭的幕後角色——中共,屆時,“精彩一幕才會上演”。
持續關注烏俄戰爭的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分析說,烏克蘭的戰術戰法大有文章,那就是,烏軍重傷俄軍卻又不殲滅。
他認為,就烏克蘭目前這種正規軍碎片化,其實就是化整為零的打法,以小部隊的方式進行精準攻擊。這會讓俄軍失去戰鬥力,但又不把它殲滅,而是讓這些俄軍去等待補給與救援。
吳嘉隆談到,根據目前的情況,烏克蘭的主力部隊還沒有要出動,而烏克蘭與他背後的支持力量的戰術,就是把俄國的部隊拖住困住,同時又不急着把他們趕出去。烏軍這種作戰思維就是,包圍但還不進攻,打算引誘援軍過來,然後再包圍攻擊,消滅援軍,目的就是要消耗俄軍的戰鬥力。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意味着這場戰爭將變成一場消耗戰。結果會是,任何談判都是談談打打,任何和平的努力都還不會產生具體的成果。”他說。
吳嘉隆分析說,烏俄戰爭一旦進入消耗戰的階段,那就會逼出俄羅斯的盟友——中共的真正角色。“估計精彩的地方是在這時才上演!之前,都只能算是前戲而已吧……”
他還談到,在烏克蘭戰爭,關於俄軍的損傷的報導中,有一點特別突出,就是俄軍高級將令被擊斃的人數有4-5個,將近達到俄軍高層20位將令的四分之一,這實際是很高的損失。而這些俄軍高級將領在現場被擊斃,應該是狙擊手的功勞,當然也包括情報的準確。這會讓俄軍在戰場上的指揮出現困難。
“另一方面,現代部隊作戰都有分工,以坦克為例有人負責開車,有人負責填充炮彈,有人負責瞄準射擊等,所以,一般來說如果俄軍的死亡人數達到10分之一,甚至更過,那麼整個俄軍的分工與運作會出問題,導致戰鬥力就會嚴重打折甚至會出問題。”他說。
吳嘉隆認為,這樣下去,俄國會覺得“進退失據,陷入泥淖”。“如果增加部隊進去烏克蘭,還是一樣會被消耗掉;若不派援軍的話,那麼前線有辦法翻轉過來嗎?接下來可能的發展就是,烏克蘭的主力部隊開始出動,把師老兵疲的俄軍逐漸趕出烏克蘭。那到時候,普丁會連談判的籌碼都沒有。”
台灣前海軍艦長呂禮詩也表示,俄烏戰爭開打已經有25天之久,俄羅斯本想用“閃電戰”,12天拿下烏克蘭,但至今事與願違。他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實際背後有美國的因素。
呂禮詩談到,因為並不是所有軍隊拿到標槍飛彈、刺針飛彈都會發射,但烏軍卻會使用,是因為美國中情局(CIA)在7年以前就已經進入烏克蘭訓練他們的官兵。
而對於“烏克蘭正規軍到底在哪”這個全世界都相當關心的事,呂禮詩表示,烏克蘭軍人實際上早已偽裝成其他身份,混跡於平民之中,例如記者等,所以外界才會觀察不到他們的真實動向。他認為,烏軍這樣的操作可以說是“兵不厭詐”。
責任編輯:張莉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