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超祺博士
剪辑 : 刘超祺博士
************************************************************************
2021年4月29日 节目时长: 43’35”
************************************************************************
美国国家教师感谢日
导言
National Teacher Appreciation Day(「美国国家教师感谢日」)亦称为National
Teacher Day(「美国国家教师日」),是对美国全国各地专业、敬业的教育工作
者的认可的一个节日,庆祝活动于每年5月的第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二举行,因为
这类庆祝活动在学校可以持续一个星期,因此这个「教师感谢日」亦可以称为
“Teacher Appreciation Week”(「教师感谢周」)。
定性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将「美国国家教师感谢日
」定性“as a day for honoring teachers and recognizing the lasting contributions they
make to our lives.”「是表彰和认可老师为我们的生活作出持久贡献的一个节日
。」
发展历史
至于有关「美国国家教师感谢日」的发展历史,现在就简述如下:
1944年,美国的政治界和教育界人士开始为设立教师纪念日展开讨论。1953年
,Anna Eleanor Roosevelt(安娜.爱莲娜.罗斯福女士),她就是从1933年到1945
年去世的美国第32任总统 President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富兰克林.德拉诺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她说服了美国第81届国会议会议员通过“National
Teachers’Day”(「美国国家教师日」)。1980年3月7日,美国国会最终正式宣
布这一天为“National Teacher Day”(「美国国家教师日」),于是,“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在每年的3月的第一个星
期二举行「美国国家教师日」的庆祝活动。
直至到1985年,“National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National PTA”(「
美国国家家长教师协会)」,这个以数以百万计的家庭成员、学生、老师、行政
人员、商人、社会贤达组成的「家长教师协会」将「教师感谢周」订定在每年5
月的第一个完整周。然后,“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Representative
Assembly”,简称“NEA Representative Assembly”(「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代表大
会」)最终投票决定将「教师感谢周」的庆祝活动订定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完整
周的星期二举行,这个日子一直沿用至到今天。
教师角色
根据「美国国家教师感谢日」的官方资料,认为老师在教育和塑造我们的孩子
方面上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就是为我们国家培育未来的领导班子。他
们是一群仁慈、耐心、勤奋、敬业和明白事理的专业人员,可以帮助塑造和引
导我们的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孩子托付给老师,他们每天都会影
响着我们的孩子的生活。
感恩
2
作为学生、家长、或市民,我们应该如何去感谢老师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对你认识杰出的老师说一声「谢谢」或者「多谢」,「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付
出!」「多谢老师历年来悉心的教导!」除此之外,可以写一张心意卡或者慰
问卡给你心仪的老师,表达你对他的感谢;又可以送一些自制的或购买回来的
小礼物给你心仪的老师;更可以在「教师感谢周」举办感谢老师的活动等等。
作为家长或者是成年的市民,如果有时间的话,平日可以以大家的所长替学校
或者你心仪的老师做义工,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例如:如果有一技之长的话
,可以担任课外活动的导师或者助教,可以带领小组游艺活动,诸如此类。
苏格拉底
导言
古希腊出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就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拉丁文:Socrates)生于公元前470年,死于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的
教育家和哲学家,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与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合称为「希腊
三大贤人」。
辩证法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西方思想影响至深,他的「辩证法」就是用一个问题
来回答提出的一个问题。苏格拉底开办了一间不收取学生学费的哲学学校,他
主要是采用「辩证法」、「反问法」来教导学生,若学生提出问题,他不会将
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去反复提问、质询学生来激发
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修正自己过往不正确的观念,一步步去影响学生接受苏
格拉底本人的思想,和最终令学生能够自己去找寻到答案,因此,人人必须「
认识自己」,这也是他哲学的出发点。这就是「苏格拉底教学法」。
我试图用一个例子去解释「苏格拉底教学法」的「辩证法」:
学生提问:做人要诚实吗?
老师反问:诚实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
学生回答:诚实是好的。
老师提问:你诚实的告诉你的朋友她的丈夫有了外遇,导致他们离婚,这样的
诚实是好还是不好呢?
学生回答:这样的诚实不好。
老师反问:你诚实的告诉你的朋友明天要下雨,好让他带备雨伞,这样的诚实
是好还是不好呢?
学生回答:这样的诚实当然是好的。
老师提问:这样子,做人要诚实吗?
学生甲可能回答:诚实是好的,做人一定要诚实。
学生乙可能回答:诚实要看不同的情况。
学生丙可能回答:诚实要看对甚么人、对甚么事。
学生丁可能回答:诚实已经可以做到真,但是内心有没有善,讲出来要看有没
有做到忍。
其他学生又可能会回答:诚实要看时间,诚实要看地点,诚实要看人的动机。
根据「苏格拉底教学法」,学生得出的结论因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考方式可
能不同,苏格拉底所运用的「辩证法」是从正反两面去引导学生去思考事件的
两面性,就是事件的正面和负面、和事物的本质,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
学生主动去分析、思考问题,以证明真理的具体性和相对性。
3
辩证法、教导式因事制宜
西方的「辩证法」与东方人的「教导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截然不同。
两者皆有优劣,而事实上,两者都需要,若然学生没有基础知识,他们就无从
「辩证」,老师应该因应学生的智能、能力因事制宜,灵活运用两种教育模式
,家长教导孩子亦应该这样。
从乐曲中反思
《师恩颂》
《师恩颂》歌词提到:「有谁能知道您的心酸?有谁能知道您的艰难?有谁能
知道您付出的心血?有谁能知道您承受的一切?」歌词中的「您」,你知道是
指那一位呢?
许冠杰主唱《学生哥》
《师恩深,一生深》
吉隆坡康乐华小歌咏队演唱《教师颂》
Lulu主唱电影“To Sir With Love”(《桃李满门》)插曲“To Sir With Love”
“To Sir With Love”是一套1967年的英国电影,讲述一位男教师以爱心和有效的
教育方法将一班流氓学生教回正轨的感人故事,甚获好评,对当年的老师和学
生都起到正面的鼓舞作用。
李叔同《送别》
1920年代到1940年代,《送别》可以说是当时脍炙人口、在当时新式学堂流行
的「校园民歌」,很多学生以至老师都唱到琅琅上口。
Sir Neville Marriner(马利纳爵士)指挥The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圣马丁
学会乐团)演奏德国作曲家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扎特)(1756–1791)于1787
年创作“Eine Kleine Nachtmusik No. 13, K. 525- Second Movement: Romance,
Andante”(《G大调小夜曲,作品编号K. 525第13首第二乐章:浪漫曲,行板》
莫扎特认为他「作曲的天才是神慷慨的施予」,他形容「当他的脑海里有乐曲
主题出现时,另一个旋律随之又来了」,作曲的时候就像是他的手将脑中像山
洪暴发似的乐思「抄写」下来一样,即使是新创作的乐曲的初稿也是十全十美
、完全无误的,作曲时像有「神来之笔」,过程好像奇蹟一般。我认为莫扎特
的音乐是神传递给他的,用他的手将乐曲「抄写」下来,留传后世,进一步推
动西方的神传音乐文化。
莫扎特由父亲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利奥波德‧莫扎特) (1719–1787)一手
教导出来,利奥波德是一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和教师,他以教导
出「音乐神童」莫扎特而驰名,完成了神的使命。
生命智慧
本文的生命智慧就是:“Education is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which you can use to
change the world.”这句说话出自1994至1999年在任的南非总统Nelson Mandela(孟
德拉),中文意译就是:教育是最有威力的武器,它能够改变世界。你们又认不
认同呢?
4
小结
愿各位能「克己复礼」!
##########
************************************************************************
每周播出时间: 周四:5:00pm – 6:00pm
频段:FM96.9
网页:http://sfshow.bayvoice.net/gb/talkshowc/music-c
短信、留言号码:650-395-8366
App:SOH (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