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因为防疫成功,今年整体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小,目前更积极寻求与美国达成某些经济协议,希望改变过去长期依赖出口,又总是受到政治因素影响而被孤立的窘境。台湾在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同时,进而努力把台美关系提升为经济利益的保障。
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在台协会(AIT,事实上的美国驻台湾大使馆)近日在其网站上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AIT执行理事蓝莺和台湾驻美大使萧美琴上周五(20日)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希望通过一系列会谈来推动美台“经济繁荣”。声明中指出,未来对话的焦点是创建新型的合作关系,以建立更全面的经济合作关系。

随后萧美琴也在她的脸书「萧美琴 Bi-khim Hsiao 」发文,和民众分享双方签署备忘录的喜悦心情。她写到「首次台美经济繁荣伙伴对话,在双方签署备忘录后正式启动。未来台美将在5G、供应链、科技、基础建设商机、健康安全等各领域深化合作! 」
对此,台湾官员也表示,在华盛顿签署的这份备忘录让人们看到台湾和美国最终有望在经济领域有着更大的合作空间。
美国之音报导中指出,蔡英文政府今年放宽了对美国猪肉和牛肉进口的禁令,得到了美国的肯定,尽管台湾的生猪养殖业者对此事仍一直有抵制行动。台湾的最终目标是要与美国达成一个正式的自由贸易协定。因为没有贸易协议,台湾就必须向美国市场支付庞大的进口关税。韩国等国因为与美国有自贸协定,所以就不需要支付这么高的关税。
对此,台湾元大-北极星研究院(Polaris research Institute)院长梁国源表示:“这个备忘录的签署意味着下面可以继续努力。”他说:“以从长期而言,要是双方真能够签定协议的话,那么对台湾来说,自然会带来很大的优势。”
由于台湾与北京之间长期存在两岸关系的政治纠纷,如果要台湾跟与中共有外交关系的170多个国家都达成自贸协定困难度较高。
而美国是台湾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的进出口总额高达855亿美元。科技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计算机)约占台湾国内生产总值的1/5。
报导中还谈到,在1994年,台湾和美国便同意定期就达成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一直到2016年,双方已经举行了10次会谈。紧接着,在美国总统川普任内,美国加快对台军售速度、推出各种支持台湾的立法,并派多位内阁官员访台,使美台整体关系达到空前友好的阶段。
加上川普对中共采取强硬的政策,双方无论在贸易、科技和南海主权扩张等多方面都存在众多分歧。由于中共一直要把主权独立自治的台湾视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也自然就成为了双方政策分歧的一部分,中共对美国积极对台军售和军事支持感到非常不满。
报导指出,虽然台美之间广泛而坚实的政治关系有助于双方达成经贸协议,但同时双方都有必须要考虑保护的某些经济行业,因此推断,双方达成协议的过程将会是长期的。以2010年美国与韩国达成的自贸协定,就花了四年多的时间才达成。元大-北极星研究院院长梁国源说,台湾方面应该为这个漫长的过程做好“心理准备”。
协助新创企业融资的台湾贝壳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林大涵表示,只有美台双方提出具体谈判的行业之后,台湾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的兴趣才会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