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2年5月30日】(本台记者林秀宜采访报导)近期香港媒体引用消息指出,习近平继毛泽东后获尊称「领袖」。香港资深评论家刘锐绍认为,从地方官开始吹捧拥护习近平,可惜民间躺平被动呼应。
香港《明报》指有北京政情观察人士透露在中共二十大,习近平将在获得中共「核心」的称号之后,再获「领袖」尊称。这也将是继毛泽东之后,第二名获得「领袖」称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熟悉中国事务的香港资深评论家刘锐绍指,当年毛泽东宣称有四个伟大:“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而习近平只差欠一个「舵手」:「日后他可能会有‘舵手’,他可能有5大宣传核心。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对他的宣传是铺天盖地、一时无两,出现‘领袖’这个称号是为了中共二十大前,他要做很多这方面的铺排,以及把自己慢慢一步一步踏上二十大延续权力的台阶。」
刘锐绍指「领袖」一词非出自于中央文件,而是由地方官开始吹捧:「第一个叫出来的就是李鸿忠,曾经是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也是第一个建议应称为‘核心’的人。」
中共广西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5月17日在南宁召开,《广西日报》翌日报道,会议强调「要尽职尽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锤炼党性、忠诚核心」,「永远拥戴领袖、捍卫领袖、追随领袖」。
刘锐绍认为,从中共党性分析,日后推进到全国性那种歌功颂德的时候,各个地方可能要层层表态。不过,他认为现在中国社会百姓已经「觉醒」,已不是「文革」时代。
首先从官媒推动习核心、习统帅来看,并非全国一致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有关新闻:「现在除了对习核心、习领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要规定时间转播外,暂时其它地方不觉得有附和。」
其次从大陆有关网络调查看,第一位是70%的人士追看娱乐,剩下30%是看其他类别。也就是说这个政治消息的渗透率不高,他说:「所以这个渗透率,有几多真的传到了老百姓呢?不知道。我也不是在评价习近平的学说、地位是否值得这样,我不是作评价,我只不过从整个外围来讲,就算官方用多大力,拿着槌扑扑扑,可能那个反应,下面是海绵,是软的,任由你怎样扑,是不会到肉的。这才是问题所在。」
最后就是中共一向采取的层压式推动政治思想教育。刘锐绍表示,以前常用于针对企业、学校、机关采取「旅游学习」,甚至「公费旅游学习」:「前几年这个它没有拿得那么紧,但现在是要靠死命令,你要开始做这个政治学习才可以。你说,在学校里面是否得这么做呢?得,因为这个思想教育,你说洗脑也好,它是有一个层压式的机制来做。」但是,他直言,往往是3分钟热度就转了另一种形式。
刘锐绍指出,习近平的地位已很巩固,已没有人可挑战他,但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宣传来巩固他的威信呢?「这只能够说明,就是他希望能够取得百分之200、300的威信,然后有利于他在二十大后的推动。」
他强调说:「一个领导人在民间的地位,其实要靠你的政绩,靠你的凝聚力、魅力逐步逐步建立起来,而不是靠宣传建立起来的。」
责任编辑:辛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